灵异记收集最新民间真实灵异事件
每天更新全国十大闹鬼,诡异事件

在跑马地寻找乱葬岗

跑马地除了赛马和坟场,传说还有600多个火灾罹难的冤灵徘徊。时值西洋鬼节,「旅游进行式」成员小敏率团走进跑马地,寻找失落在城市中的乱葬岗。小敏说:「没有墓碑的人可能只是因为没有钱,其实并非如你想像般恐怖。」

香港墳場內的噴水池已然荒廢,長出一片綠。(潘思穎攝)

香港墳場內的噴水池已然荒廢,長出一片綠。

小敏熱衷鑽研史料,希望讓更多人認識不為人知的地方。(潘思穎攝)

小敏熱衷鑽研史料,希望讓更多人認識不為人知的地方。

跑马地曾是沼泽 风水旺地变墓园

跑马地原是一片沼泽地,有一条客家村落,叫黄泥涌村(Wong Nai Chung Valley),因村旁有一条大坑渠,把黄泥冲到海里而得名。在1840年代,政府开始收地。本为农村的风水旺地被时代选中,成为开埠以来第一块墓地,命名「快活谷」(Happy Valley)。至1846年,赛马场建成 ,「这是黄泥涌变成跑马地的转捩点。」小敏说。

在1920年代末,黄泥涌村再度面临拆村,村民留守多年,最后未获原区安置,入住筲箕湾及大坑。时至今日,跑马地当然不再是沼泽,亦没有农地,而是豪宅区。

原來MOD即英國「國防部」的意思,有專人負責打理墓碑。(潘思穎攝)

原來MOD即英國「國防部」的意思,有專人負責打理墓碑。

香港墳場歷史久遠,部分區域路標以石為記,石頭也早被風霜磨鈍。(潘思穎攝)

香港墳場歷史久遠,部分區域路標以石為記,石頭也早被風霜磨鈍。

为建隧道起棺 「有钱都不可以长眠」

香港坟场(俗称「跑马地坟场」)是全港历史最悠久的墓园,不少达官贵人长埋此地,例如当时香港首富何东伉俪、华人领袖思想家何启。「很多名人和香港历史都有关係,但我觉得不够切身、不够有趣。他是一个有钱人,但和我的关係不大。」小敏指着前方,记者才发现那里有一个小墓,墓碑并非雪白的大理石,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木製十字架和小小的石牌。她说:「我们经常以为富人才会在这儿安葬,但原来很贫困的人都有权在这里下葬。」

在1970年代,政府为了兴建香港仔隧道,坟场内1,000馀具先人骸骨须起出,有的移至骨殖库,有的送往军人坟场,有的被家人带走处理,更有的不被提及,不知所踪。小敏说:「有钱都不可以长眠。」

當年為興建香港仔隧道,政府決定把骸骨遷移至此。(潘思穎攝)

當年為興建香港仔隧道,政府決定把骸骨遷移至此。

为甚麽有墓碑的人便值得尊重,无名无姓的人又是怎样呢?

乱葬岗不只因为战祸 掘路掘出人骨

小敏曾攻读中文大学历史系硕士,热衷研究史料,脑海不时弹出一些问题,例如:「为甚麽有墓碑的人便值得尊重,无名无姓的人又是怎样呢?」她笑言自己在过程中,发掘到古灵精怪的鬼故事。早于1930年代,已有发现指跑马地有乱葬岗;在1930年代,为延展成和道而进行工程时,更掘出先人骸骨,后悉该处前身为乱葬岗。小敏比对旧地图推断,当时的成和道街尾位置应是现时跑马地警署附近。

在1940年代初,日军曾在山光道、蓝塘道一带姦淫掳掠。「因而有乱葬岗的出现,但除了当时的报纸之外,很难证实。」至于为何1930年代战前已有乱葬岗,小敏答道:「这就是有趣的地方。传统华人(平民)通常随便找个山边埋葬,再插上木头;有钱人才会有风水穴。没有墓碑的人可能只是因为没有钱,其实并非如你想像般恐怖。」

小敏按舊資料推斷,當時亂葬崗位於現今跑馬地警署附近。(潘思穎攝)

小敏按舊資料推斷,當時亂葬崗位於現今跑馬地警署附近。

从香港坟场说到跑马地的发展,从乱葬岗谈到传统华人殓葬文化,小敏希望藉由轻鬆的地方趣闻,让大家更容易接触香港历史。「我想从细微的东西讲述大故事,『鬼古』是讲历史的其中一个方法。」

 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灵异记 » 在跑马地寻找乱葬岗
分享到: 生成海报

评论 抢沙发

  • QQ号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
切换注册

登录

忘记密码 ?

切换登录

注册

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,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